close

  央廣網北京11月12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當世界衛生領域的註意力都還集中在對抗西非的“埃博拉”病毒時,一種擴散性疾病正在美國蔓延。近日,一種被稱作“新艾滋病”的病毒正在肆虐美國。說是叫“新艾滋病”,更準確的叫法,是“美洲錐蟲病”。據說,這種病在潛伏患者體內初期時沒有癥狀,這一點和艾滋病一樣,但是,一旦發病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或其他致命疾病。美國熱帶醫學和衛生學會警告,已有超過三十萬人受感染。
  美洲錐蟲病以巴西醫生卡洛斯·查加斯的姓氏命名,卡洛斯·查加斯醫生在1909年抗擊瘧疾時第一次系統描述了美洲錐蟲病。該疾病同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類似,多發於拉丁美洲。這種神秘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是什麼?為何會讓人與可怕的艾滋病扯上聯繫?又有沒有傳播到我國的風險?
  20年前,玻利維亞少女喬丹的母親被確診為美洲錐蟲病。當時母女兩人充滿了恐懼。母親告訴女兒,她很可能不久於人世,但具體她的病是什麼,怎麼治療,醫生也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20年後,這種原發於南美的病毒開始向全球擴散,但人類對它依然知之甚少。因為發病初期沒有明顯癥狀,有媒體把美洲錐蟲病形象的比喻為“無聲病毒”,也因為這個特點,人們把它和同樣潛伏長的艾滋病毒聯繫在了一起。不過,事實上,除了這唯一的相似之處,兩者並無其他聯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
  吳尊友:疾病的生物學特征來說沒有明顯的聯繫,不過疾病的表現的特征和艾滋病有類似情況,感染這種疾病後潛伏期長很難被髮現。第二個特點是艾滋病現在沒有辦法去治療,早發現晚發現治療的手段都很有限。錐蟲病如果你發現的早,治療效果好,但是由於它不容易被髮現,等你發現的時候,一般來說都到了晚期治療效果不好。
  吳尊友告訴記者從傳播途徑到發病原理錐蟲病和艾滋病都沒有可比性:
  吳尊友:傳播的途徑不一樣,艾滋病是通過性、體液、母嬰來傳播,而錐蟲病是一種寄生蟲而艾滋病是一種病毒。它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艾滋病是破壞免疫系統,而錐蟲病是在你體內不斷積累。蟲卵蟲體在你身體里積累產生一種慢性反映,它的毒素對你的心臟和其他臟器有害。  
  儘管被冠以“新艾滋病”略顯牽強,但錐蟲病給人類帶來的未知恐懼卻同樣驚人。 研究人員在2008到2012年間分析了美國得克薩斯州獻血者,驚奇地發現每65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美洲錐蟲病,比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估計高出50倍。目前估計有超過30萬美國人已經感染了這種可能致命的疾病。而罪魁禍首錐蝽,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臭蟲的一種。
  中國寄生蟲病所所長周曉農:他是一個媒介傳播性疾病,錐蝽是一種昆蟲,它叮咬人、動物之後就可以傳播,寄生蟲分原蟲和乳蟲,它是一種原蟲,寄生在血液當中,引起發熱淋巴結腫大,假如不及時治療的話還會死亡。第二種傳播途徑是有些人感染了,但是它在還沒有發熱的情況下,去輸血。
  美洲錐蟲病的初期癥狀包括發燒、全身酸痛、皮疹、腹瀉及嘔吐,可見癥狀則包括皮膚損傷及眼皮發紫、腫脹下垂等。一旦最終發病,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和其他致命併發症。美國疾控中心稱,最初,美洲錐蟲病只在墨西哥及中南美洲被髮現,但其後從南部邊境通過人和動物傳入美國。中國寄生蟲病所所長周曉農也告訴記者目前美洲錐蟲病也已經傳到了我們的近鄰日韓等國, 未來我國亦有輸入風險:
  周曉農:原來這個疾病只是局限於南美洲,現在正向世界其他地方滿滿擴散,包括歐洲也包括我們周圍的亞洲的部分國家,包括日本和韓國,曾有報道有輸入性的。我們中國有可能今後也會有輸入的,錐蝽在有些地區是有存在的。
  疾控中心指出,目前雖有兩種治療該疾病的藥物,但可能引發神經損傷、噁心、體重減輕等副作用,仍未獲當局批准使用。  (原標題:“新艾滋病”美洲錐蟲病正肆虐美國 超30萬人受感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74tmlqg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